预防措施:
(1)喂水时,注意不要太快,一次喂少量。
⑵喂水时注意病人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转向一侧,以免进入呼吸道。
⑶对于经常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预防措施:
(1)进食速度要慢且小,确认患者已经吞咽后再继续。
⑵给病人吃容易吞咽的食物。
(3)困倦患者在进食时必须完全清醒,并在进食后离开前确认口中无食物。
⑷注意与患者沟通,密切观察患者进食时的反应。如有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从出水口进食,并将头转向一侧。
预防措施:
(1)在将氧气管插入患者鼻孔之前,调节有氧流量。
⑵改变氧气流量时,先抽出导管,调整后再插入导管。
预防措施:
(1)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气流量。
⑵高流速吸氧时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3)定期检查氧气流量计是否准确。
预防措施:
(1)使用双腔吸氧管固定。
2经常巡视氧气病人,发现管道脱落及时修复。
⑶清醒的病人告诉他们不要自己取下氧气管。
预防措施:
(1)严格检查三对和七对,送药时打电话给患者承诺。
⑵患者一次不允许带两个以上的药杯进入病房,必须将药车推到床边进行一对一发放。
(3)每个药杯必须有一个药盖,上面有醒目的床号,不得遗漏。
(4)口服药要两人检查,然后由其中一人发放。
预防措施:
(1)正确复制口试卡。
⑵检查药物时要小心,检查时避免说笑,避免单人检查。
⑶避免心态,因为个体患者服用的药物剂量或多或少都是常规剂量,不能按常规剂量分配。(比如开伯通拿1 2。每片5毫克,有些病人服用6毫克。2 5 m g,所以他们不能像往常一样吃一片。)
(4)当某些药物的用量发生变化时,现场护士应及时通知大家并引起注意。
⑸一药两剂,查清楚,心中有数。
预防措施:
(1)准备卡片,病人不在时登记床号和姓名。
⑵互相提醒全班两人,病人回房时及时发出。
(3)本班不发,严格交下一班。
预防措施:
(1)建立指定的药品配送登记簿,并在药品配送前及时填写。
⑵送药前填写药袋,送药时携带执行卡和药袋。
(3)分工明确,认真落实每班的职责。
预防措施:
(1)发送药品前检查药品的有效性。
⑵检查药片是否变色或变质。
(3)检查水和油剂是否混浊、沉淀和变色。
预防措施:
(1)向患者解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⑵送药后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患者服药后方可离开。
⑶在下次用药前检查患者是否服药。
预防措施:
⑴向患者说明服药的药理作用和注意事项。
⑵护士给药时要正确引导患者,将药送到口中。
预防措施:
(1)协助病人采取正确的姿势。
⑵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⑶对于瘦弱的患者,针不宜过深。
⑷儿童应选择臀小肌注射。
预防措施:
(1)注射时避免大血管。
⑵注射药液前有无回血抽吸。
⑶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不宜过短。
(4)应延长凝血功能不良患者的按压时间。
预防措施:
(1)注射时避免硬结。
⑵长期注射,多部位交替注射。
(3)特殊药物应深度注射,如氯丙嗪、油、铁、硫酸镁等。
(4)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⑸每天热敷注射部位。
预防措施:
(1)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对难以吸收的药物应深度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
⑶每日热敷时保持清洁。
临床上容易混淆的药物和液体,如糖盐、氯化钾和碳酸氢钠、硫酸镁和浓缩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钠。
预防措施:
(1)坚持“三班查”制度,即治疗班放药,夜班检查,治疗班再检查。
⑵应仔细核对药品和液体的名称和剂量,避免主观印象操作。
(3)输液换液前仔细检查。
预防措施:
(1)做好三查七双。
⑵治疗室的液体要摆放整齐,一目了然。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配药前检查药品和液体是否过期,液体是否有混浊和沉淀。瓶体是否有裂纹,瓶口是否松动。
(3)治疗班应严格消毒输液设备,并定期更换。
(4)严格控制配液时间(现配)。
⑸连续输注2-4小时以上必须更换输注管路。
【6】输液用输液管不能长时间放置。
⑺精通药物的配伍禁忌。
⑻如遇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和输液管道,并保留用于检查的药物。
预防措施:
⑴了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程度,以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糖、氯化钾、多巴等
胺、阿拉明、前列腺素E 1等药物,可采取减慢滴速、热敷等方法。
⑵了解患者是否患有静脉炎,有无糖尿病史。
⑶严格消毒,连续输液2-4小时以上必须更换。
(4)注意观察穿刺点静脉有无红肿迹象,如有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预防措施:
(1)静脉输液时,输液管内的空气应排出,三通与输液器和导管的连接应紧密,防止管脱落。
⑵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液体排空和栓塞。
⑶调整三通开关,尤其是测量中心静脉压后,防止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
(4)如果导管堵塞,不要挤压输液管或用注射器将血凝块推入血管。用肝素溶液慢慢冲洗。如果没有效果,就停止冲洗,以免血栓形成。
⑸封管后再次输液时,抽回并丢弃血液,以免血栓形成。
预防措施:
⑴了解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如升压或降压)。
⑵打开微泵开关后,先输入剂量,再打开三通。
(3)两人检查输入剂量和滴速。
预防措施:
(1)当使用多巴胺或硝普钠时,应单独使用一套液体回路,以避免像其他液体一样增压
或者压力下降太快。
⑵剂量调整要从小剂量逐渐提高,多巴胺调整过多容易导致高血压。
恶心呕吐;过量调整硝普钠容易导致不可逆低血压,后果严重。
预防措施:
(1)放置导管前,询问患者是否有尿道损伤或前列腺肥大史。
⑵评估患者对合适导尿管的选择。
(3)放置尿管前,应充分润滑尿管,放置尿管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粗暴。
(4)导尿管插入长度应足以防止气囊内注射生理盐水时尿道损伤。
⑸放置导管后,教育患者预防活动引起的拔管和尿道损伤。
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⑵每天更换尿袋,遵医嘱进行膀胱冲洗。
⑶检查或移动患者时,尿袋应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反流造成逆行感染。
(4)放置导尿管后,用胶带在导尿管上写上日期,每两周更换一次导尿管。
⑸观察是否有尿浊、血尿等感染倾向,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保持尿管清洁,会阴冲洗2天。
预防措施:
(1)放置导尿管前要正确评估患者。
⑵对于尿道松弛的患者,球囊内注射的生理盐水量不宜过少。
⑶做好对患者的教育工作,避免过度拉扯尿管和尿袋。
预防措施:
(1)喂食前,检查食物和液体是否有不良味道。
⑵注射食物前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⑶注射食物的温度不宜过低。
(4)防止注射速度过快。
⑸定期更换胃管。
预防措施:
(1)胃管应固定牢固,每天更换胶带。
2烦躁患者应约束上肢,防止其拔出胃管。
⑶对于经常恶心呕吐的患者,应及时停止呕吐,并下床活动。
(4)定期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预防措施:
(1)置管前充分润滑胃管,置管速度不宜过快。
⑵如果怀疑胃管折叠,可以稍微拉出一点再插入。
(3)防止大块炉渣物质的注入。
(4)食物注射前后用温开水彻底冲洗胃管。
预防措施:
(1)注射食物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⑵注射食物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恶心、食物倒流和误吸。
(3)拔胃管时,先将胃管末端折回,通过咽部时速度要快一些
预防措施:
(1)放置胃管时正常操作,以免进入气管。
注射食物前仔细检查,确保胃管在胃里。
(3)一旦出现刺激呛咳,及时拔出胃管,必要时负压吸出。
预防措施:
(1)按分级护理的要求定期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生活护理,不要依靠陪护人员。
⑵加强评估,对有潜在坠床的患者增加床挡,检查床挡是否安全牢固。
⑶杜绝家属上床,避免病人因过度拥挤而掉床。
预防措施:
(1)评估患者对热刺激的反应。婴幼儿皮肤软,调节热量能力差,老年人不敏感。这两类患者都容易烧伤。
⑵热疗中水温的准确测量一般为6 0-7 0℃,对于昏迷患者、局部不敏感、无意识麻醉、婴幼儿和老年人为5 0℃。
(3)正确使用热水袋,灌水量应为2/3或1/2。使用前检查水袋是否漏水。使用时注意用毛巾包裹水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及时更换部件。
⑷热敷时定期观察。
预防措施:
(1)请示医生病情允许后患者洗澡,并请家属陪同。
⑵指导患者防止水温过低或过高。
(3)洗澡时,要求患者打开气窗,防止气压过高。
(4)告诉病人洗澡时不要锁门,以防意外及时采取措施。
预防措施:
(1)做好教育工作,防止病人回家或外出。
2及时巡视病房,了解患者动态,并及时劝阻准备外出的患者。
⑶劝阻无效时通知床医。
(4)未打招呼就出院的,要及时找到并告知医生和家属。
⑸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服务,减少外出。
预防措施:
(1)做好教育工作,告诉患者消毒时不要看紫外线灯。
⑵对危重病人要注意皮肤和眼睛的遮挡。
⑶如发现电光性眼炎患者,告诉其不要惊慌,及时处理。
预防措施:
(1)护理人员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想法。
⑵对于情绪异常的患者,随时与家属沟通,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3)对于每天晚上服用镇静剂的患者,一定要看着患者服药,避免一次积累大量服用。
预防措施:
(1)减轻或解除对患者的局部压迫,定期变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
⑵减少剪切力的损伤,剪切力会损伤患者的局部组织,如充血、水肿等。海绵垫应放在病人的腿下,病人采取半躺姿势、坐姿,并抬起床头以防滑倒。
(3)协助患者翻身时,身体应再次抬起移动,避免拖拉、推拉动作,防止划伤皮肤。
(4)保持床铺平整、干净、无杂物。
⑸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6]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卧床时,应使用海绵垫进行缓冲。
⒢Increase病人的营养。
预防措施:
(1)病房地面无积水,无杂物,注意防滑。
⑵病号服应大小合适,避免因裤子过长、过重而绊倒患者。
(3)儿童、老人、偏瘫患者应由家属或护士陪同,防止摔倒。
⑷指导患者穿防滑软底鞋,系鞋带。
预防措施:
(1)护理人员要有管理意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通知保卫科。
⑵告诉病人不要在病房放置贵重物品。
(3)病房无人时(如外出检查),及时锁门。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04-15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