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多少妈妈和我一样,乖乖服从安排,在家控制,减少流动性。
妈妈和宝宝每天都待在室内,行程经过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很多妈妈忍不住吐槽,带娃技巧很赶,玩具不够.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度过这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呢?
他们说最好的爱是陪伴。即使在家不能出门,也可以很精彩!
不如趁这个机会,陪宝宝一起玩,带他认识这个世界吧。
0-1岁宝宝怎么玩?
0~1岁的宝宝正在学习坐、爬、走等基本动作。逐渐开始认识世界,从动作重复和引导的游戏开始。
训练视觉跟随
这个阶段的宝宝是视觉发育的关键阶段。从大约一个月大开始,当他可以“看见”一个模糊的物体时,他的妈妈可以给他一些视觉训练游戏。
准备一个色彩鲜艳的毛绒玩具,拿在宝宝面前,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把玩具从宝宝的一侧转到另一侧,鼓励宝宝的眼睛跟着玩具转。如果是稍大一点的宝宝,还可以鼓励他伸手抓玩具,提高他们的抓握能力。
照镜子游戏
你有没有试过把宝宝抱到镜子前,看他是什么反应?
「照镜子」可是有其实际的意义哦。
通过镜子,宝宝可以发现“自己”,将自己作为不同的个体与他人区分开来,这意味着自我意识的萌发。
2003年,菲利普罗沙特把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成 5 个阶段:
婴儿阶段 1:知道那里有一面镜子。
婴儿阶段 2:知道“有一个婴儿在镜子里模仿我”。
婴儿阶段 3:知道“镜子里的婴儿是我!」。
婴儿阶段 4:知道“我将永远是我”。
婴儿阶段 5:意识到“我在别人眼里”。
从小妈妈就可以带宝宝照镜子,在镜子前做一些奇怪有趣的动作和表情,帮助宝宝发展自我意识。
来吧,跳舞吧
3个月的宝宝会随着音乐开始摇摆,尤其是节奏感强的音乐(播放摇滚乐时记得调低音量)。在家长的积极响应下,宝宝已经开始发出长音,如“嗯嗯,嗯嗯……等”,这样可以鼓励他多说话!
大一点的婴儿听到音乐时甚至可以开心地扭动身体。这个游戏特别容易让成年人嗨起来。同时,妈妈也可以握住宝宝的小手或小脚,帮助他进行体育锻炼。
捉迷藏游戏
似乎无论多大的孩子都很难对捉迷藏说不。小婴儿可以玩捉迷藏。“捉迷藏”是人类幼仔认识“物体的永久性”的过程,这也是婴儿重要的认知成就之一,让他们知道这些物体和人是永久性的,是单独存在的。
宝宝在玩捉迷藏的时候,会明白一个道理:“我对大人发出声音,大人就会用声音和动作回应我”。这也可以鼓励宝宝表达自己的欲望,帮助他们建立对外界的控制感。
1~3岁怎么玩
1岁多的宝宝每天进步都很快,你和他玩的每一个游戏都有助于了解周围的世界。借此机会,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有助于宝宝在游戏中进行更深入的启蒙教育。
读绘本
阅读应该老少皆宜。当婴儿开始说话时,他们可以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词。妈妈们可以选择一些情节简单的书。阅读时,让孩子坐在腿上,用手指慢慢读,可以有效帮助宝宝积累词汇。
阅读时,不必逐字强调。可以停下来问一些问题,让阅读体验变得更有趣、更有互动性,或许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其实,孩子是否理解问题,甚至答案,都不重要。问题更多的是把阅读体验变成你和宝宝之间的对话,让宝宝养成思考的意识。
玩拼图
不同年龄的宝宝都能找到自己的拼图。经常运动拼图可以大大提高手的精细动作,刺激大脑发育,对宝宝的手和大脑发育很有帮助。
更重要的是,拼图是一个小玩具,爷爷奶奶可以随时随地一起玩。静静的坐着就好,不会消耗你那点体力。想起来容易吗?
配袜子
如果你了解过早教和蒙台梭利,你一定知道蒙台梭利教育是“从日常生活训练开始”的理念,我们生活中你身边的一切都可以
以是很好的教学用具。袜子就是很好的道具之一。当你在叠袜子的时候,不妨拿出一只,让你的孩子找到另一只。这样不仅可以让他熟悉袜子鲜艳的颜色,同时也教给他分类及数数的技巧。
角色扮演
隔离的宝宝肯定都会定期做核酸。核酸队伍里免不了看到一些小宝宝害怕做核酸,缩在妈妈的背后。那么我们可以提前在家跟宝宝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帮他克服困难。
爸爸妈妈可以拿上一盒医疗玩具,然后尽量跟随孩子的安排进入游戏。孩子通常会要求大人扮演那个弱小的角色(其实是他们自己),他们自己则要当实施检测的“大白”,体验强大和控制的感觉。
“呜呜呜,捅鼻子是不是超级痛啊,要痛很久吗?”
“哎呀,这个棉签看起来好长啊,太可怕了!”
“我会被捅伤吗?我好害怕呢。”
帮宝宝把可怕的事情具象化,表达出来,让宝宝了解原来这些可怕的感受是被允许表达的,可怕的事情也都是可控的。
玩面团
疫情期间,做研究最多的一定是在厨房,这时候不妨让你的宝宝和你一起。玩面团是孩子们都喜欢的项目。不要担心他们把自己搞成小花猫,玩面团不仅可以锻炼手指,还可以教授精细运动技能、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只是要辛苦爸爸妈妈,在他们尽兴过后打扫清理战场。
发布时间:2022-03-30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