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常一样,来自张江避难所医院和郑达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医疗队的张莎莎护士穿上防护服和护目镜,来到她所在的6号避难所2号病房,开始一天的工作。
"你好,能给我一支笔和两张纸吗?"当张莎莎和他的同事在检查病人时,一位戴眼镜的老教师礼貌地问道。“当然!”张莎莎迅速拿起纸和笔,递给老教师,继续工作。当他们再次擦肩而过时,张莎莎特意看了看这位老教师。他在认真地写着什么,旁边一个年轻人在轻声读着……看着父子俩温馨的画面,张莎莎忍不住问:“你在写什么?”“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年轻人抬头看着护士们,笑着说道。
过了一会儿,小伙子来到护士站,说:“护士,我们写好了”。当年轻人把纸递给我时,护士们不禁感到兴奋。原来他们一直在写感谢信。这封信充满了他们的感激和谢意。拿着这封沉甸甸的感谢信,护士们赶紧向他道谢,他却说:“我们应该感谢你的辛苦。”
很快,另一个大叔也发来了一封信,末尾有很多名字。原来是农民工集体写的感谢信。短短的几句话,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看着这封感谢信,护士们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真想上前给她们一个拥抱。这封感谢信让郑达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医疗队的成员们深深感到,这些天所有的汗水都是白费的,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这一刻,队员和患者之间只有相互的感谢,除了谢谢,说不出别的话。
不知道是谁建议的:为了此刻的情感,一起拍张照片。话音一落,大家自发站到了一起,手里拿着两幅字画,上面写着:“于”见你,用心守“上海”。队员们顿时被这群“有备而来”的可爱患者逗乐了。是的,疫情并不可怕。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我们终将胜利!
此时此刻,不需要先进的相机和精湛的摄影技巧。这是面具藏不住的幸福感,是厚重的防护服遮不住的成就感。我期待每一个患者脸上的幸福表情,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杨莎莎)
发布时间:2022-04-25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