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保障妇女就业权利,需要机制创新

凯文

在经济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女性就业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如全国人大代表杨最近提交的《关于充分保障女性高质量就业的建议》,就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建立妇女生育保障和弹性工作制,建立男女休产假成本分担机制,切实提高妇女就业能力等建议。全国妇联也带来了类似的关于促进女性就业创业的提案。

要进一步改善女性的就业状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值得社会进一步关注。其中,生育和家庭护理带来的就业负担尤其受到舆论关注。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各地出台了延长产假等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但很多人对此感到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增加企业聘用女性员工的成本,对女性的就业、薪酬和晋升产生不利影响。这个矛盾的关键点在于,女性在生育和抚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承担了太多的责任,让她们承担更多的职业风险和成本显然是不公平的。

从数据上看,中国职业女性的压力不容忽视。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超过60%,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48.5%的平均水平。这使得很多女性面临着传统育儿家庭责任和现代经济独立角色的双重压力。

全国妇联的提案指出,女性享受社会保险权利低于男性,更容易因患病、生育、失业、工伤等陷入生活困难。与正规就业女性相比,平台灵活就业女性在产假、哺乳假、社会保险接续、生育保险参加等方面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维护权益的方式有待改进。

因此,要切实帮助女性维护劳动权益,不让生育成为女性职业发展的拦路虎。只有这样,才能实质性地增强他们的生育意愿,让相关政策更好地惠及民生。

两会上,几位代表委员提到了弹性产假制度:把丈夫的陪产假和妻子的产假加起来,让家庭决定如何分配。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想法。在产假延长的问题上,应该多参考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结合具体实际,制定一个公平、公正、实用、易操作的办法。我们呼吁女性在职场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从制定更完善的规则开始。

此外,各级组织应积极行动,将在家工作的农村和乡镇妇女的培训和就业信息延伸到基层,进一步畅通中低收入妇女的就业信息渠道,有效促进农村妇女的就业和创业,让更多的中低收入妇女承担一半的家庭收入。

继续拓宽妇女就业途径,帮助部分妇女增加在家就业收入,让妇女在撑起“半边天”的同时,不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发布时间:2022-03-08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