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如何去养生?告诉您一个养生准则:用四个字概括:养精蓄锐
冬至是我国农历里面非常重要的节气,看似一个传统节日,其实蕴含着非常重要的养生信息,冬至这一天北半球所获得太阳的热量是最少的,按照传统的理念,那么这一天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过了这一天,白天就会慢慢长起来,当然受到的太阳能量也就越多,这个看似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大自然在进化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了这个规律,我们聪明的古人更是将这个规律总结出来,冬至那天开始就是一个阳气从少到盛,阴气从盛到少的变化过程,我们知道了这个规律,就要去顺应大自然的这个规律,那么如何去实施呢?就是去养生,遵循一个养精蓄锐的准则。
1.阴极生阳
万事万物都是有阴阳的两个方面,当阴盛到极度的时候就会开始反转,产生一丝阳气,就好比一颗种子埋在土地里,让其慢慢生长,所以冬至那天就是阴气盛极,潜伏期来阳气开始慢慢生长的时机,虽然阳气比较渺小,但是却孕育了蓬勃生发的一个契机,对于人体也是一样的,这个阶段就是蓄养体内阳气的重要时刻,除了要养,更重要的是要去呵护他,而不是伤害他,这样才能让人体的阴阳平衡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
2.重要的阳气
人体内的阳气相当于一个重要的动力系统,如果整个人没有了阳气,那么就相当于天空少了太阳,汽车少了汽油,人体少了心脏的跳动,那么人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了,所以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阳气也是遵循这自然规律,因为人也是大自然的一员,当大自然的阳气在转变的时候,体内的阳气也会随之改变,按照冬至日的特点,人体内的阳气也是在这一天是最少的,人体阳气在这天最少,那就意味着阴气是最盛的,所以往往在这一天会出现因为阳气不足而导致人体动力系统不足的表现,当然也不会这么凑巧就在这天,更切确的是在冬至期间。

3.养精蓄锐
要养生就要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只有顺应于自然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虽然现代人有了很多高科技的发明,可以对抗大自然的变化,可是相比较于大自然的力量,人类还是非常渺小的,为了完成人体内阴阳的顺利转变,养精蓄锐是当前最好的养生方法。因为阳气在这时候是最弱小的,需要好好呵护,让人体正常的动力系统发挥作用,但是不能太用劲。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就明确提到,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所以说这段时间就应该早睡晚起,保证休息,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更不能像夏天这样参加剧烈的运动,不可大汗淋漓,若此时常常逆势而作,那么就有可能使得蓄积的阳气受损,最终影响到人体内在的平衡状态。

除了要养身体,更要养心,冬至后就要静心养神,顺应变化,保持清心寡欲,修身养性,让自己处在一个平和的状态,这就是养精蓄锐的前提,凡事不要惊慌,急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吃的方面也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可以多吃点养阳的东西,比如各种果子,羊肉,韭菜,黑豆等等有助于阳气生发的食物,最终达到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