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抽血到底需要“空”多久?

单位通知体检

空腹需要血

什么是空腹?

维持空腹需要多久?   

【/s2/】禁食的原因是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诊断。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静脉血标本采集指南》明确指出,【/s2/】空腹采血应安排在早上7:00-9:00,禁食至少8小时,最好12-14小时,但不超过16小时。

   ● 在日常血液检测中,至少有五种检测项目需要空腹采血,分别是:

1. 葡萄糖代谢,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

2. 血脂,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3. 血液流变学检查,俗称血液粘度;

4. 骨代谢标志物,包括骨钙素等。

5. 血小板聚集率。

空腹抽血可以喝水吗?

很多朋友认为空腹不能喝水。其实人在口渴的时候,也会影响测试指标。

所以,【/s2/】可以在抽血前喝少量的水,比如不到100 ml,但是到了医院就不能喝水了。

   喝水时请不要携带“私人物品”,例如奶茶、咖啡、牛奶等含有其他物质的饮料会影响检验结果。

空腹超过16小时为什么不抽血?

有的人中午11点以后去抽血,经常被护士“狠狠地”拒绝。人家不明白,这么长时间的苦不吃为什么不抽血?

   
因为空腹超过16小时,血糖会先溶解在体内,从而引起一些晕厥或其他不准确的指标。

所以,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不建议患者空腹超过16小时。

哪些食物会影响验血结果?

【/s2/】酒【/s2/】:酒可以促进细胞分泌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从而使血脂升高。

高蛋白高嘌呤食物:尿酸或尿素氮升高,但对肌酐影响不大。

油腻食物:血清或血浆呈乳白色,干扰血脂检测结果,导致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偏高(建议患者素食三天后检查生化指标)。

高盐食物:会导致体内钾钠失衡,导致高钠血症,影响生化检测结果。

【/s2/】建议在抽血前一晚保持正常生活习惯,饮食清淡,避免食用可能影响验血结果的食物,以获得更准确的空腹化验结果。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体检怎么办?

一些老年朋友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定期服药控制。我们建议患者还是要定期服药,而不是等到抽血。【/s2/】因为有时候停药会引起血压或者血糖波动,对身体也是有害的。

 

【/s2/】总之,这些常用药物可以在抽血前照常服用。

什么时候可以吃饭?

喝完血就可以正常吃饭了。

还有哪些测试需要禁食?

其他需要空腹检查的项目:腹部超声、CT、核磁共振成像、肾动脉超声、胃镜、结肠镜、增强CT、核磁共振成像等。

其他不禁食项目:各部位X线;核磁共振和CT无增强,无腹部;甲状腺和乳腺超声,颈部和脑血管超声,上下肢动静脉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不需要禁食和禁水。

   腹部超声、CT、MRI要求禁食,因为胆囊在全状态下,可以清晰显示,进食后胆囊会收缩增厚,影响检查结果,甚至导致

【/s2/】胃镜和肠镜需要禁食是因为食物残渣会堵塞溃疡面和粘膜,影响观察,而牛奶、咖啡、果汁等物质会引起粘膜颜色的变化。

举个例子

说到这里,我们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明天要抽血,建议你今天晚上8点以后停止进食,明天早上8点来医院验血,正好是12个小时。

另外,【/s2/】早上去医院的路上不要着急[/s2/】。如果跑得急,也会影响血浓指数。所以,【/s2/】你需要安静的坐5分钟再抽血,【/s2/】保持安静的心态。

微信视频预览视图

视频来源:CCTV-1《生活圈》

正文| 关明芳官

视频| CCTV-1《生活圈》

图| 来自网络

编辑| 刘芸

发布时间:2021-05-29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