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人民医院:智慧急诊舞沧浪,文化建院击中流



记者:高天和

资料来源:健康县媒体


“听了大家的分享,感觉宁乡人民医院很可敬!在这样的当下背景下,你不仅完成了宁乡市普通百姓的医疗服务,也在现代医院管理体制中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10月30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曹连元在听取宁乡人民医院的分享后表示。

新时期县级医院如何创新和发展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医院文化+”模式,使文化具有凝聚力,是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县级医院的管理者们在讨论“文化治院”,他们谈论和思考的大多是围绕着理想、精神、价值等诸多文化维度。由此可见,“文化治院”已逐渐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体制的一种趋势。

10月30日,由《中国农村健康管理》杂志和健康县媒体联合主办,全国县医院优质发展联盟支持的中国优秀县医院系列专题直播——以宁乡人民医院为重点,解析三乡县域名医院提炼记录活动正式启动。文化如何落到实际工作中,引领整个医院的发展?如何依托医院文化打造国内知名的急救体系?这个直播,给你答案!

时间孕育传统,传统凝结文化

今年9月,记者实地走访了湖南省宁乡市人民医院。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处处精心打磨的文化氛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刻在医院巨石上的符,它巧妙地将“仁、严谨、团结、奉献”和“忠、善、廉、勤”等核心理念嵌入到文末的誓言中,既讲述了医院80年风风雨雨的历史进程,又揭示了医院文化铸就灵魂的发展奥秘。

“宁乡人民医院为全省医疗保健行业树立了标杆。市人民医院率先建设1+5+N急救网络,急救中心实现城区10分钟、乡镇30分钟的黄金急救圈,打造创新型区域一体化急救体系。建立胸痛、中风、癌症防治、创伤等五个急救中心。,建设全市最大的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将医院的规模转化为质量,特别是区域性综合急救体系的建设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这种肯定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县级医院的同仁前来参观交流。”湖南省宁乡县卫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再强在讲话中说。


陈在强,湖南省宁乡县卫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湖南省宁乡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亮说:“宁乡人民医院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医院文化的支撑。尤其是疫情期间,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创作,如歌曲、舞蹈、各种宣传报道等。凭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帮助我们稳定了军队,提高了士气,保证了和平,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世界上发达的品牌医院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可以用文化促进医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得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

《伊宁赋》的作者是刘良。他认为“形成一个小传统需要很多时间,形成一个小文化需要很多传统。”文化是一个形成、发展、积累、丰富和创新的进化过程。文化是医院的基因和命脉,可以强化员工的思想意识,规范员工的正确行为,引导团队发展的方向。

正是因为这种稳步稳步的进步,医院才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在医学会建设和家庭医生合同制服务的带动下,坚持县级统筹,引进人才,撬动资源,落实精准政策,实现工作重心和优质资源的“双下沉”。采用“专科联盟”模式,将优质资源下沉,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留在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社区单元。以领导为主导,以资源为依托,构建布局合理、上下联动、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该院党委副书记邱国华在直播中表示,“更好的医生有文化自信,更好的医生以自己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实践,展示了新时期县级医院的全新时尚。从医院的历史发展文化中汲取养分,坚持最初的使命,建设医院文化。”医院注重党建指导,构建党建文化、廉政文化、团队文化、蓝图文化九大医院文化体系,建设新时期“科技、智慧、安全、和谐”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每年有近百人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天坛、上海长征、湖南湘雅等医院深造。王中成、、范、夏等院士及业内知名专家教授应邀讲学。


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邱国华

对于任何组织来说,文化一直是解决“我是谁?你要去哪里?怎么去?”精神力量。医院文化能否激发活力,团结团队,增强信心,更好地发挥引导和保障发展的作用,是宁乡人民医院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s2/】以文化促创新,打造著名县级急诊医院【/s2/】

“以文化促创新,搞好学科建设,是宁乡县争得第一的关键。1个中心,5个急救分站,N个急救站,全市统一调度覆盖,实现市区救护车10分钟,乡镇30分钟的黄金急救圈。五个中心齐全就不用说了,提升核心技术,助推医院优质发展。新技术、新项目凸显创新科技实力,推动医院优质发展。”邱国华坦言。

宁乡人民医院急诊科是全市医疗急救体系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现在,它承载着全市140多万人的应急任务,每天进行200多次应急访问,每年进行近10万次应急访问。传统急诊区域狭窄、患者家属缺乏统一管理、多学科合作能力不足、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设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确实困扰着“急诊患者”。

“伊宁的一体化应急模式,通过网格定位、可视化指挥、智能调度、信息化操作、立体处理、无缝对接,逐步解决了上述问题。院前急救数字化转移,报警电话通过微信和手机终端APP定位。系统自动锁定报警位置,并自动选择急救半径圈覆盖的最近的应急车辆进行城外部署。院前急救转运成功后,院内急救可快速提供‘抢救+手术+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医疗救助。”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张介绍。

张,湖南省宁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

记者了解到,在一体化模式下,宁乡人民医院急诊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医院中级法院”。综合急诊医院急救主要由“急诊抢救室+医疗技术功能检查+急诊介入室+急诊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后护理病房+急诊普通病房”组成。

“除了大楼的全面建设,医院绝不会放过细节。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大急救设备的投入,批量引进大型设备。一些‘小物件’也配备齐全,科室有中心吸痰、中心吸氧装置、复苏包等先进的生命支持设备,总金额400万元。2019年硬件设施投资近2200万元,信息系统投资近200万元。如果你能做到,医院会尽力的!”张对说道。

自胸痛中心成立以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入院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从2016年的186分钟缩短到目前的63.6分钟,最短时间仅为19分钟,大大提高了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从2016年的19.2%降至2019年的1.62%。平均住院时间从16.2天减少到7.2天。2019年共咨询患者375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1680例,急诊及择期PCI手术620例。文化积累正在产生丰硕的成果。

宁乡人民医院急诊一体化模式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先行,持续改进;院前和院中,联合管理;学科建设和多学科融合;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展望——未来宁乡人民医院急诊人员将继续“加强培训,提高专科技能;不断提高和增强治疗能力;开发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实现市级区域急救与急救一体化”。

分析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建立纪律

“宁乡的产业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20位,一些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如格力电器、比亚迪、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都在宁乡有生产基地。另外宁乡交通发达,湖南省很多交通要道都聚集在这里,所以交通事故发生率可能比其他地区高。因此,手足受伤的发生率可能更高。手脚损伤占所有损伤的1/4-1/2。如何快速救治宁乡及周边地区的这些意外伤害,宁乡人民医院作为县领导,自然要引起重视,挑起大梁。”湖南省宁乡市人民医院骨三科主任唐玉泉坦言。

湖南省宁乡市人民医院骨三科主任唐玉泉

记者了解到,2018年1月至6月,宁乡120所共有创伤患者3748人,占2277人。住院人数966人,住院率42.4%,骨科患者仅359人。其中205例骨折外伤患者找不到住院信息,59例患者随机电话成功返回,35例患者急诊因轻伤未住院,因为11例患者转院无床,13例患者需要住院但下落不明,造成41%的患者损失。

“高精度、高强度是手外科医生的正常做法。相比这样的努力,手外科医生的收入不高,或者说性价比低。以手外科和骨科作为三级学科为例,在90年代医疗推向市场化之前,手外科和骨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手外科医生的劳动强度与收入和待遇的矛盾更加突出。但是,群众的需求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党委和院委会的部署和支持下,骨三科(外伤、手足显微手术)于2019年5月28日正式开业。”唐玉泉说。

骨科三科始终坚持“6S”管理,有外在形象,有内在素质。部门的座右铭是仁、严、团结、奉献,丰富了部门的内涵。生活是工作的补充和调整,是工作的加油站。也正是因为积极的工作态度,使得骨科三科的诊疗技术越来越精湛,来医院的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避免了“重疾留不住”的尴尬,让当地人又多了一份医保。

“文化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文化反过来又塑造和影响我们每个人,这决定了我们设定的目标能否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旅程,只有我们自己能阻止我们。”这是宁乡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对自我发展的清醒认识,也正是这种清醒认识造就了今天三乡耀眼的“县珠”。

曹连元认为,核心为什么要把握文化精神?一个人要有精神,一个国家也要有精神,一个医院需要精神。在宁乡这个140万人口的地区,急诊可以提前一分钟抢救,会有多少人脱离危险?宁乡人民医院不断发展壮大。这支医疗队的工作人员靠什么走到一起,靠什么完成和实施国家医改任务,靠什么为我们宁乡市140万人民提供合格的医疗服务?要看努力,但努力的方向要看文化。

正是文化建设的突出贡献,使其他医院得以跨越式发展。得到了国务院、省政府和长沙市政府的表彰。这不是说说就能获得的荣誉,而是包含了努力的效果。医护人员用小小的行动诠释了文化的构建,形成了伊宁医学精彩壮丽的篇章。

 



责任编辑:富谷审核:汪言安

发布时间:2020-11-02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