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媒体是一门客观的开卷考试。
到2023年,各种平台上的内容不计其数。不管你想做哪个方向,基本都能找到好的参考。那些目的相近的前沿账号和爆款内容,就是藏在互联网上的参考答案,等着我们去寻找,去琢磨,去解锁流量密码。
上个月帮公司在小红书新开了一批图文。第一篇文章发表三天后,收到系统通知,材料领域笔记火爆,单篇涨了100多。
之所以能在开篇号的第一篇文章里得到这个数据,是因为我在发表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找出了这个类目中需求量很大的爆款话题,在标题和笔记封面中使用了爆款率高的关键词。
今天这篇文章就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利用工具找到爆款话题的。这种方式适用于小红书、Tik Tok、Aauto更快的平台,所有曲目都可用,尤其是垂直细分高,暂时没有好的头账的曲目。
破题:围绕赛道或产品列出关键词
从自己做起,围绕你想做的赛道或者你想卖的自媒体产品,尽可能多的列出关键词。这是我们最初的素材库。
比如我想做的产品是一个帮助培训机构管理的操作系统。围绕其目标用户群、功能、用户需求和特点,我列出了五个关键词,如& ampquot机构招生与培训。quot,& ampquot招生引流& ampquot和& ampquot机构运作与管理。quot。
:九宫格思维方法,一个提高效率的小工具,可以帮你更高效更全面的列出关键词。
拿一张纸,用笔分成九个方块,或者借助Excel等表格工具画出九个方块,在中间写上你的产品,然后在周围的八个方块中填入相关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从人、目的、方法、难点、工具等方向进行分散,如图3360所示。
找答案:借助工具网站,搜索关键词
用新榜、千瓜等网站在媒体平台的内容搜索模块中搜索列出的关键词。
以5118为例,搜索关键词,按& ampquot从高到低递增。quot,在这个关键词下可以看到最近最流行的笔记。
BK4zVjnmgos0UxVoNHYicNK87pf2xQ/640?wx_fmt=jpeg" data-type="png" data-w="1280" data-index="7" src="https://upload.chinaz.com/2023/0202/2023020209355132133.jpg" _width="677px" alt="图片" data-fail="0"/>通过分析这些选题,我们就能找到爆款比例高的笔记选题。
比如我在搜索时发现,与“机构招生”相关的笔记中,数据最好的10篇笔记,有5篇以上是朋友圈招生文案,就说明这个选题是受欢迎的,可以纳入我们的爆款选题库。
通过分析前100条(或互动量高于100的所有笔记)数据,我们还可以做2件事:
(1)拓展关键词
我们自己脑子里的关键词是有限的,可能存在一些词,是用户常用、而我们不知道的,会在这些笔记中体现出来。找到这些关键词之后,再搜索他们的相关笔记,拓展我们的数据库,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爆款选题。
怎么拓展关键词:将所有笔记标题摘取下来,放进词云分析器,找到词频高的词语或组合。可以在百度、知乎上寻找好用的词云分析器,我暂时用的是wenziyun(3D词云)。
(2)找到垂类账号
有些优秀的垂类新号,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可以给我们提供选题灵感。但许多这样的账号名称中可能没有关键词,很难通过直接搜索找到,我们就可以通过搜索相关笔记,点进作者主页,看他发的内容。
如果他的内容垂直、数据比较稳定,就可以关注他,此时,平台也会推荐相关账号。这样,我们就会快速获得一个垂类账号池子,供我们学习、参考选题。
做验证:回平台查看作者主页,验证选题数据
在第二步,我们获取了一些爆款选题,接下来就可以去平台进行验证。
翻看我们在上一步关注的每位垂类作者,统计他们的笔记数据,关注两点:
(1)你认为是爆款选题的内容,数据如何?
比如我初步认定,“朋友圈招生笔记”是小红书上教培类的爆款选题,就会格外关注每个作者的这一类内容。
在观察5-7位作者之后发现,一般发这个选题的笔记,互动数据都会比较高,对于一些粉丝不过千的作者,也有较高的百赞、千赞比例。同时,在一年内的不同时期,这个选题的数据量都高于一般笔记。
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类选题的爆款率高,而且时效性较低,我可以用这个选题来启动账号。
(2)着重记录互动量远高于作者平均数的内容
比如一般互动量不过百,但某条内容超过500、甚至超过1000,这些就值得记录下来。记录标题、封面关键词、所带话题。
比对10-20个作者,找出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爆款选题,也是我们可用的选题。
除了刻意搜索、验证之外,建议日常多刷垂类内容,平台就会推荐一些同类目新号,这些账号我们比较难通过主动搜索找到,但有时也会给我们一些惊喜。
最后,我还是想不厌其烦地强调3个做自媒体过程中的重要思维:
1、选题的利他思维
说这个词的人太多了,但说清楚具体怎么做的不多。
我认为这个词的本质,不是“给用户我觉得他要的”,而是“先了解用户要什么,然后给他”,落实到做法上,就是摒弃“我要做这个选题”,选择“我要去做好爆款选题”。
去年下半年,我做了4个账号,其中3个是按照上述方法,根据市场需求、筛选爆款选题来做运营的,都做起来了,最快的1个单月涨粉10w+,剩下的1个,仅出于自己的表达欲,想发什么就发什么,账号规划、选题、内容完全靠空想,虽然定位也比较垂直,但3个月过去,数据非常惨淡。
确实有极少部分天才,能仅凭做好自己的内容,就能成功,但这部分人是极少的。我们在做这件事之前,要将自己当成众多普通人中的一个,才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率。
2、分析的独立思维
有的运营会通过千瓜、新榜等数据分析平台去分析需求,但切记:不要过度依赖工具。
数据分析平台的好处是大而全,它们能让你站在比较高的层面做数据分析,快速了解赛道全貌,但所有数据网站都是定期在平台上爬取数据的,多少会有一些滞后、不精准。比如我找到的一个账号,小红书粉丝已经有5042,但数据平台上显示的是4608,这就是不同赛道、不同体量数据的滞后性。
所以,用数据分析平台获得信息之后,仍然要直接在自媒体平台里去搜索、验证。此外,也要多浏览自媒体平台内容,培养自己的网感,自媒体平台反馈出来的数据才是最真实的。
另外,不同的数据分析平台,因为统计维度、爬取时间间隔不一致,数据也会有出入,我用过三个数据分析平台,搜索出来的内容,是会有不一致的,确定一个惯用的就好。
3、内容的原创思维
参考不等于抄袭,要参考爆款内容反映出的需求,而不是照搬参考内容的形式。
照搬内容会面临两个问题:
(1)发展天花板低,随着平台发展成熟,对于内容原创度要求会越来越高,原创度低的账号越来越难做;
(2)账号调性难统一,中后期粉丝增长受阻。今天模仿这个账号的爆款、明天模仿那个账号的爆款,会让我们自己的账号显得非常混乱,而保持原创思维,才能让我们面对不同的选题时,做符合我们自己账号调性的内容,收获更高价值的粉丝。
(举报)
发布时间:2023-02-02 21:21